
身边艺术
参展艺术家 / 苗彤

苗彤,1968年5月生,西安人。2003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研究生院,现工作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主任、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苗彤的作品适合静观,在怪石嶙峋之中,涌动的形体之间,充满褶皱皴法的奇石一如古人的衣袖,更似云烟浩渺的谧境。
苗彤曾经在日本学习绘画九年,一直以来,他钟意于那些自然之间的仪态。在京都艺大绘画的间隙,他一次又一次穿梭,观察,体会,写生于山下的树林。在这些细密的感受之中,艺术家逐渐意识到写生与在工作室创作有哪些核心异同。户外的体悟总是难以取代的,进而,他将外在的环境与可感知的心境相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实景,开始进行主观意识的取舍,让画面在景物之中重新构成,融合。

2001
麻纸、矿物颜料、金属箔、动物胶
182 x 200厘米
致谢艺术家
对于苗彤而言,写生是具有一定限定要求,同时满足于另外一个心理层面的创作。绘画永远都在博弈与取舍。由于回国任教后环境的全然转换,很多拥有情感连接的创作方法被迫改变,他只能停掉自己花了大量时间所探索的,对“树”的思考的描绘方法。在间隔与沉寂了很长的时间,苗彤终于得到一个契机——一次偶然的园林游览,开始注意到园林对自己的微妙的吸引力。也是在这之后,他寻园,找园,切身感受与描绘了许多园林,并在《造园》、《长物志》等著作中受到源源不断的启发。

2017
纸本水墨56 x 41厘米
致谢艺术家
这段游园的经历让苗彤深深感悟到,园林其实就是一座真实的幻象:它集中呈现了园林师对诸多自然景观的奢求与幻想。在那些江南的园庭中,介绍园景的指示标牌上,地图的外轮廓往往是被留白的,仿若去除了其他诸多的外界干扰。从此,苗彤迷上了园林之中的那些石头。在画面上,他既是建筑师,也开展自己天马行空的造景天赋——无论是石的肌理还是石形的拟态,还是使用岩彩进行对色彩的涂抹。艺术家旨在通过“以石画石”的微妙方法,用质朴的描摹与志趣感的刻画,将绘画中的物质实感,不断地深入下去,并体会到一个建筑师与画家笔下造景的极大乐趣。

2015
亚麻布、矿物颜料、动物胶
90 x 90厘米
致谢艺术家
石,作为一类物性,本是质朴与素然的代表。细看苗彤作品在画面上的石纹的走势,艺术家将笔墨更多停留在对形象的刻画与对环境的演绎之上。这其间,既带有艺术家对材料、物质的认识,也含有他喜石、爱石、好石的多层情缘。在一遍又一遍的描画中,艺术家的作品体现更多的是对文化本身的理解,对材料之间的关系的处理。石头的文化属性,以及它所能代表的文人情节就像一面面镜子,投射出苗彤对于自然与自身的精神参照,也成为艺术家创作所贯穿始终的线索与关键。

2014
亚麻布矿物颜料、动物胶
90 x 60厘米
致谢艺术家
展览
2002,第29回创画展,东京/京都
2007,第3届全国中国画展,北京
2007,第五届全国岩彩展银奖,北京
2007,晤对材质——中国岩彩画邀请展,北京/武汉
2010,北京国际双年展,北京
2010,敦煌意象——中日岩彩展(敦煌研究院)
2011,《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北京
2012,首届中国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大同
2017,中华艺术宫海上延伸展,中华艺术宫,上海
2017,“丹青语境“2017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青绿重彩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创作作品展,广州
2017,第四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优秀奖,西安
2018,全国九城艺术联展,上海
2018,摩洛哥中国艺术家作品交流展,摩洛哥
2018,”艺域无疆“上海美术学院作品展,埃及
2018,”心愿写照“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上海
2019,”风从海上来“上海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柏林
2019,”沿古变今“2019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创作作品展,昆明
2019,2019全国美展上海选拔作品展,上海
2020,第三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宁波
2021,上海美术大展,上海
2021,美术大无问西东邀请展,上海
2021,“城市-山水”2021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创作作品展,上海
致谢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