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烟囱林立、轰鸣阵阵的沿江码头,到开放共享、向史而新的城市热土,杨浦滨江承载着上海百年工业文明,正以艺术与科技盘活工业遗产、介入城市更新。工厂蜕变秀场,仓库改造成展厅,公共艺术作品与江景交相辉映,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纷至沓来......工业遗迹转身为文化地标,工业时代的“锈”色肌理融入现代城市的“秀”丽生活。杨浦滨江始终践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以艺术的方式书写新的城市生活图景、开启“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的蝶变。
“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让更多大众走进公共空间、感受公共艺术,成为上海的艺术新地标与瞩目的艺术盛事。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的20件永久点位作品,来自意大利的Esther Stocker、巴西的Oscar Oiwa,国内的刘建华、徐震、宋冬,英国的Richard Wilson、瑞士的Felice Varini、喀麦隆的Pascale Marthine Tayou、葡萄牙的José de Guimarães,以及日本的Yusuki Asai、Yoshiyuki Kawazoe、Keisuke Takahashi、Mé等世界各地艺术家,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艺术活力。
跨越到2024年,随着疫情过去、城市复苏,欣稚锋艺术机构再次受甲方委托,特别邀请著名当代艺术家丁乙先生,为糖厂绿地点位定制第21件全新的公共艺术作品。我们希望这一作品成为闪耀杨浦滨江的全新地标,等待人们再次相遇。
作品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落成亮相,敬请期待!

© APS,上海
作品视频回顾
© APS,上海


© APS,上海


© APS,上海

© APS,上海

位置:上海市杨浦区杨浦滨江安浦路(市政道路)南侧
© APS,上海

© APS,上海

© APS,上海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杨浦滨江安浦路(市政道路)南侧。绿地东侧为原明华糖厂厂房,绿地西侧为绿之丘,绿地南侧为滨江步道。

© APS,上海
点位附近已有公共艺术作品,包括Yusuki Asai的《城市的野生》、Oscar Oiwa的《时间之载》和Pascale Marthine Tayou的《Streeg》。
© APS,上海

© APS,上海

© APS,上海


丁乙,1962 年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其创作领域包括绘画、雕塑、空间装置和建筑。从 80 年代后期开始,他将视觉符号“十”字以及变体的“X”作为结构和理性的代表,以及反映事物本质的图像表现的代名词。
丁乙的作品在全球不同机构和画廊广泛展出,包括伦敦大英博物馆(2021);香港M+博物馆(2021);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0);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2018-2019);古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 / 美国纽约,2017-2018);柏林戴姆勒当代艺术(2017);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2015);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等地美术馆联合群展(2015);罗马MAXXI 博物馆(2011);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07);瑞士伯尔尼、德国汉堡、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地美术馆巡展(2005-2009);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美术馆(2001)等。大型国际双年展包括第45 届威尼斯双年展(1993) 、第1 届亚太三年展(1993)、第11届悉尼双年展(1998)、第1届横滨三年展(2001)、第6 届上海双年展(2006)、第7届深圳雕塑双年展(2012)、第7届釜山双年展(2016)。
近期在国内外多家机构举办个展,包括宁波美术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宁波,2023),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深圳,2023),摩诘美术馆(太原,2023),西海美术馆(青岛,2022),吉本岗艺术中心(拉萨,2022),RGR画廊(墨西哥城,2022),香格纳画廊(上海,2018 / 新加坡,2022),泰勒画廊(纽约,2021 / 伦敦,2019),龙美术馆(重庆,2020;上海西岸馆,2015),Karsten Greve 画廊(科隆,2020;巴黎 / 圣莫里茨,2021),Nova Contemporary(曼谷, 2020),Rüdiger Schöttle画廊(慕尼黑,2019),广东美术馆(广州,2018),西安美术馆(西安,2017),湖北美术馆(武汉,2016),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1),博洛尼亚当代美术馆(博洛尼亚,2008),Ikon 美术馆(伯明翰,200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