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pioneer studio art in progress...

“在一个你生活的城市里面说什么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这段话发出来的光。”

生长在中国经济极具扩张的年代,何岸的作品涉及装置、雕塑、摄影等多重媒介,时常结合工业材料营造富有感官叙事的装置现场,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对中国城市化现象物理和心理层面的情感表达。灯箱、广告字、霓虹灯、混凝土等城市符号被抽象成极致的艺术语言,由建筑或情绪营造的空间成为情感和想像力的体验地,在探索都市情感真理的实践中,何岸始终投射着他真挚、热烈、暴力而浪漫的情绪。

何岸,《想你,请与我联系》,2000,LED 灯箱,600×140cm

2000年,何岸在首件正式作品中使用红色灯箱做出一排巨型文字,内容使用了当时流行的网络用语——“想你,请与我联系”,并附上艺术家的电话号码。作品伫立在深圳街头,将公共空间与私人欲望相结合,在当代社会中制造出稀缺的直接交流。人们凝视作品,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之外,看到一种简单、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交流,引发来自全国数百名陌生人的致电。

何岸,《何桃源》,2018,LED 灯箱,200 × 25 × 65 cm
何岸,《何桃源》,2015,LED 灯箱,75 × 288 × 12 cm

“灯”和“文字”是何岸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元素。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霓虹灯字与灯箱是中国城市风景的一个重要部分。夜幕降临,它们廉价的戏剧性分外明朗。而在文字中,我们似乎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和思绪。可以说,这些作品在对艺术家个人经历进行纪念的同时,也显示了艺术家对现代人和都市环境关系的反思。

何岸,《月亮的暗面》,2014,钢、广告板、镀锌铁板、灯光,圆筒长6 m,直径1.5 m,底座长15 m

《月亮的暗面》受到矗立于高速公路旁硕大广告牌的启发,钢材与铁皮被卷成手电筒一样的圆柱形,刺眼的16盏工业灯从圆筒的两端向内射出,强烈的对抗式光柱被封锁在圆筒之中。原本应当向外扩张的光线被转向内部,其存在也因为这样的变形而受到指向自身的审视与质疑。

何岸,《我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举哀你们不啼哭》,2018,霓虹灯,dia.150 × 30 cm
何岸,《我讨厌拥有和被拥有,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一生说谎》,2006,LED 灯箱,270 x 650 cm
何岸,《我讨厌拥有和被拥有,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一生说谎》,2006,LED 灯箱,270 x 650 cm

在作品《我讨厌拥有和被拥有,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一生说谎》中,何岸将分别取自《英国病人》和《天生杀人狂》中的两句电影台词的中文文字外轮廓取下,组成一条连贯曲折的线条,让这些文字的负型和城市的负型一起发光。艺术家自述:“在一个你生活的城市里面说什么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这段话发出来的光。”

“何岸:玉枝“展览现场,2018,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
“何岸:玉枝“展览现场,2018,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

2018年何岸个展“玉枝”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举办,延伸了艺术家以建筑原材料对空间进行即兴介入或干预的创造性实践。“玉枝”用钢框架搭建了一个临时性建筑,观众可以走到建筑的空间里,倾听水滴的声响,注视那些被刻意营造的光斑。何岸借用了底层经验来颂写一种悲情的浪漫,一种咏神的叹调回荡在这些单薄的管柱之间。

何岸,《无题》,2019,钢结构、水泥,206 x 185 x 160 cm

上海崇明岛前哨湾首个当代艺术群展“降临”中,何岸的《无题》雕塑由几块被切割的大型水泥板底叠加而成,水泥板上圆形的缺面像被咬过的奶酪或者被切割的太湖石,实际则是一块水泥板对下一块水泥板的寻求,是确定性的几何对自然形态的寻求结果,是暗指的数理关系,是痕迹组成的纪念碑。

何岸

何岸,1970年生于湖北武汉,现生活工作在北京。

何岸是中国最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之一,其创作实践涉及装置、雕塑、摄影和表演等。何岸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城市急剧变化现象所带来的物理和心理层面的情感,混凝土、广告牌和霓虹灯等城市符号被抽象成极致的艺术语言。何岸始终向这些没有情感和意识的冰冷材料投射着真挚、热烈、暴力和浪漫的文学情绪,个人广泛的兴趣则使得作品在地缘政治和美学层面都能与“当下”同步。

何岸的作品在各个美术馆和机构广泛展出,包括澳大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墨尔本,2017)、伦敦萨奇画廊(伦敦,2014)、卡内基美术馆(匹茨堡,2013)、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8)和泰特利物浦(利物浦,20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