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pioneer studio art in progress...

APSMUSEUM论坛回顾丨彩色玻璃窗
情智、机器与蜃景:生活在机器装置与算法之中

毕昕作为论坛主持人,首先邀请各位嘉宾就论坛主题,结合展览作品和自身研究发表各自的论述。AATB为观众展示了在职业生涯中的代表作品和相应的研究主题;胡介鸣分享了对于图像意义的思考,阐述了“在地性”和从画面图像本身出发的创作方式;陈抱阳借由他的作品探讨了人类在推荐算法下,与机器的交互的模式;博格纳循序渐进地提出未来机械本位思考模式的可能性;汪嫣然则系统地解释了现象学的时间意识结构以及技术与记忆之间的利害关系。 在论坛的最后,毕昕向各位嘉宾提出关于“人与机器人的未来”以及艺术家胡介鸣作品中的“冥想”概念的问题,嘉宾也各自发表了精彩的回答。

以下我们整理了主持人与六位嘉宾在论坛中的谈到的精选内容。

瑞士艺术家组合AATB展示了在职业生涯中的代表作品和相应的研究主题。他们的早期作品探索人类对工业型机器人的操控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可能性,以此将物理空间调整为可被编程的空间。之后,AATB试图推翻资本主义语境下对生产力的追求,把机器人放入日常语境,让他们做出笨拙的懒惰的行为,探索机器人“低效产出”的一面。

AATB作品Big Players

本次展览中的作品《握手》与《肥皂剧》,探索在疫情之下,机器人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可能性,阐述一种现象愉悦和线上在场“telepresence”的概念。 当人类的行为被非人类所完成时,人类反而会把注意力转移到现象本身。作品‘Big Players’则进一步讨论这种对现象的关注,由两个机器手臂摇动绳索,人们则参与跳绳活动。人和机器的合作显现了人与人之间不可见的联系这一现象。

艺术家胡介鸣从正在进行的作品“图像句子”道出他对于图像意义的思考。这件作品使用了跨度几百年的图像信息,当这些信息相遇后我们熟悉的图像意义被改变了。近一百年前,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在他的记忆女神图集研究中揭示了图像的秘密,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在数字化系统中图像结合的方式越来越丰富的当下,艺术家胡介鸣试图将跨越百年的著名图像信息进行“造句”,重新组合出“看得见的图像”和“能感受到的意义”。在研究中印证图像的意义具有流动性,并且发现在时间轴中“图像句子”的意义会很快烟消云散,叙述了一种意义消费的过程,这件作品的意义就在于此。

记忆女神图集研究
艺术家“造句”的创作过程

接着,艺术家将思绪拉回创作彩色玻璃窗的作品的时候,阐述了 “在地性”的工作方法和从画面图像本身出发的思考。基于APSMUSEUM的场地,艺术家将环境因素放在主要的位置上。所有作品的素材皆来自于L+MALL。

展览中的作品分为三个部分,数字摄影,影像装置以及算法生成动态图像。数字摄影部分是直接从商场的拍摄中完成的。摄影作品又作为提供给影像和算法创作的素材。作品《一日冥想》则将动态图像、商场信息与天气信息交互。

彩色玻璃窗展览细节

艺术家陈抱阳认为“我们正处在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和被算法包裹的时代下”。 艺术家的AI小车系列作品的第一部分是一辆AI小车在一个投影迷宫寻找出口,第二部分则是两辆AI小车互相追逐。作品中,小车的视野都是受限的,在追逐的小车中人们可以通过与之交互来改变局面。艺术家陈抱阳在该作品中探讨了人类在推荐算法下,在与机器或算法的交互中的人本位思考模式。

AI小车系列作品

陈抱阳的第二件作品通过替换电影情节中两个人脸的其中一个,继前者的思考来探讨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随后,他提及一项与科学家合作的通过AI来生成书法篇章的项目,以此进一步阐述人类艺术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他提及艺术家泰佳·布莱恩(Tega Brain)的作品《太阳能协议》推翻了数字技术是环境友好的的普遍观点,通过这件作品反思人、机器以及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面对艺术和文化可以被机器的自动化自然书写时,在此过程中,AI是否还能遵循人本论?Bogna介绍了一件佳士得拍卖的由AI独立创作的作品并被拍卖出高价,当人类的整个历史或艺术史可以被AI所分析或重整后以此来创作时,人类创作的价值又将如何自处?围绕着 “AI是否有一天会在创作中取代艺术家来创作新作品” 这个问题,Bogna认为AI的艺术创作并不会完全取代人类艺术家,因为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和动作发生的主体是完全不同的。

《爱德蒙·贝拉米,来自贝拉米家族》人工智能艺术作品,成交价35万美元,远远超出拍前的估价7000至10000美元。

我们人类这样一个集体或集合有可能会被作为一个训练材料来培养机器这样一个另外的物种去孕育它们自己新的文化和新的作品。在这样的想象下,人类不再是文化创作和历史写作的主导者,我们的行为反而会成为一种养料去供养另外一个物种。

首先,汪嫣然介绍了时间意识的三重结构。胡塞尔在《内意识时间现象学》中解释道,第一持存是感知(perception),意味着活的当下的体验本身;第二持存则是具体的记忆活动,是对过去的感知经验的回忆和想象,这个过程无需技术的支持;斯蒂格勒发明了第三持存,相对于回忆这种主观性活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结构第三持存是“客观性”记忆的所有形式,它是由技术构建的。人类需要靠技术来进行自我保存,技术事实上构成了人的本质。

时间意识的现象学结构

但如果人类过度依赖第三持存,就有可能产生记忆危机,这种日趋标准化、外在化的技术体系会反过来支配我们的认知系统。斯蒂格勒称这种结果叫做普遍的认知的“无产阶级化”。

许煜进一步发明了第三预存(tertiary protention)的概念作为对第三持存的补充,他提到算法的预测功能就说明了工业化的“第三预存”极有可能剥夺人类对未来的想象力。当想象力受限于算法通过收集数据和有效计算来提供给我们的预期,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受到了算法的规训。这种被编码后的记忆就会变成一种“消极的记忆”。

毕昕,策展人、研究员。工作、居住于上海。她的策展实践关注艺术、分布式技术与当代社会文化/亚文化的交集。

AATB 由 Andrea Anner 和她的丈夫兼事业合作伙伴 Thibault Brevet 共同创立,他们探索非工业机器人的理念,通过动力学和互动情境的视角进行人机互动。他们毕业于瑞士名校 ECAL 洛桑设计艺术大学, Anner 获得了字体设计艺术硕士学位,而她的丈夫则拿到了视觉艺术硕士学位。

他们领略了机械臂和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奇妙,并决定着手开发动力学和交互设备,专注于人机交互。随着他们开发的项目复杂性逐步增加,越来越多地扩展到成熟的机器人企业之中,被大家所接受。

AATB曾斩获2020年瑞士联邦设计奖,2018年宇舶设计奖,2014年设计博物馆年度最佳设计等奖项。AATB的作品曾在 V&A 博物馆、米兰设计周、深圳设计周,奥地利电子艺术节展出。

胡介鸣,1957年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工等专科学校美术设计系。现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科负责人、教授。当今中国数字媒体和录像装置的先驱艺术家之一。胡介鸣有着对其他学科的偏好,往往将那些不相干的领域杂糅其中。胡介鸣的尝试来自对内部生理的关注之表达,转换了生理图表、手势、建筑空间、身份和五线谱到视觉经验杂糅的综合体验中。

胡介鸣的作品被广泛地展出。展览包括:“激浪之城”,UCCA EDGE, 上海(2021);“格物2020” ,魔金石空间, 北京(2020);“14天”,外交公寓12号,北京(2020);“客人的到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藏展”,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9 - 2020);“胡介鸣:超图像”,保利时光里,上海(2018);"移动中的艺术:100件媒体艺术名作", ZKM 媒体艺术博物馆,德国(2018);“时间之光 - 胡介鸣.记忆的拼图”,震旦博物馆,上海(2016 - 2017);“混血的地球-多众知性公论场”,釜山双年展,KISWIRE FACTORY,韩国(2016);齐物等观, 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2014);“邵志飞胡介鸣双个展”,新时代媒体艺术中心,上海(2014);“重新发电 - 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2);“一分钟的一百年”, 胡介鸣个展,香格纳画廊,上海(2010);“010101:技术时代的艺术“,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美国(2001);“生活在此时”,汉堡火车站美术馆, 柏林 (2001),等。

陈抱阳,艺术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获保时捷艺术家奖,现代汽车Blue Prize策展奖。他的艺术创作与科技紧密结合:不仅通过研究科技本体论反思科技与艺术家和大众之间的关系,更在实践中将部分创作的权力假手于算法与技术本身,探索一种真正与技术共存的状态。他的研究被发表于IJCAI,IEEE,ACM等会议与期刊, 并任MMEDIA AI+ART主席,EMNLP评审委员。他多次在浙江美术馆,上海Cc艺术中心,量子画廊,武汉K11, 杨画廊,纽约新美术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等地举办个展与开展策展活动。

Bogna Konior 是一位作家。 她是上海纽约大学互动媒体艺术系的艺术助理教授,在那里教授《我们之后:后人类媒体》和其他有关新兴技术、哲学、人文和艺术的课程。她与 Anna Greenspan 和 Benjamin Bratton 共同领导人工智能和文化研究中心。此前,她曾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媒体研究系任教,并在魏玛包豪斯大学国际文化技术和媒体哲学研究所进行研究项目。她的作品可以在 www.bognamk.com 上找到。

汪嫣然,从事艺术评论写作与翻译,现为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法国哲学、媒介哲学及数字美学。